“电改”辅助服务获突破 东北电力辅助服务市场保供热、保供电、减弃风
近日,财政部、住房城乡建设部、环境保护部、国家能源局四部门发布通知,决定开展中央财政支持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试点工作。
近日,财政部、住房城乡建设部、环境保护部、国家能源局四部门发布通知,决定开展中央财政支持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试点工作。
事实上,北方冬季的取暖工作不仅关乎“碧水蓝天”,也关乎民生质量、关乎电网运行安全。
“东北保供热与保供电同等重要,尤其是冬季,甚至可以说保供热更为重要。”东北能源监管局(下称“东北能监局”)局长戴俊良向新华网记者表示。
我国东北地区冬季高寒,供热期长,供热机组占火电机组容量超7成,供热期系统调峰能力有限,在冬季电网低谷时期,如春节期间,调峰缺口可达600万千瓦,电网低谷调峰存在困难,东北冬季一度出现二十多家火电厂单机供热现象,供热风险不容小觑。在电网消纳能力不足的情况下,为保障电网运行安全和电厂可靠供热,东北地区在冬季曾普遍采取弃风等方式。此外,发电设备大量闲置,火电机组长时间低效运行,经营堪忧。
“东北的电力体制改革要坚持‘问题导向’。电网调峰资源严重不足,热电矛盾突出,新能源、可再生能源大量弃掉,解决这些问题太迫切了”。戴俊良说。
2014年开始,东北能监局先行先试,探索建立了市场化电力调峰机制,启动了东北电力调峰市场,有效缓解了调峰困难。作为本次电力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,电改9号文将“建立辅助服务分担共享新机制”作为重点任务之一。随着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的启动和深入,和为应对近几年东北用电负荷增长缓慢、供暖面积大幅增加,热电矛盾和新能源消纳困难加剧等问题,东北能监局对东北电力调峰市场进行全面升级,建立更加灵活、高效的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化机制。国家能源局于2016年10月正式将其列为国家级电力体制改革专项试点,这是我国地一个,也是目前唯一一个电力辅助服务专项改革试点。